姑苏晚报:医学人文的最佳诠释
[媒体信息]     发布时间:2016-3-29

      近日,有幸拜读了苏州大学出版社出版的《支医日志》一书,此书收集了吴中人民医院陈革华、王爱民、居建祥、刘玉林4位医生在支医过程中写下的日志。其中,既有他们抢救危急病患扣人心弦的医疗记录,也有面对大漠风沙、雪域高原的心灵感悟,还有身处遥远他乡对父母妻儿的深情思念……字里行间,不仅再现了支医生活的真实场景,也很好地反映了支医过程中他们的心路历程。这些支医医生在帮助医患、输送技术的同时,当地人民的善良和质朴,也在温暖、改变着他们。
  告别亲人,告别熟悉的环境,来到遥远的他乡,对支医医生们来说,首先要努力适应陌生的环境,要适应当地的饮食习惯,但最难适应的,是对家人的牵挂和思念。最初一段时间里,几乎大家都产生了如下共同感受:当地条件之艰苦,超过了原先的想象,内心所受到的震撼,也出乎意料。无论是陕西榆林,还是西藏林周,由于种种原因,当地的医疗资源都比较匮乏,而且对很多病人来说,虽然身受病痛的折磨,然而,他们首先考虑的不是自己健康,而是治疗费用。这样的现实和无奈,让支医医生内心触动的同时,更让他们明白了身上所肩负的使命,他们穿上白大褂,克服水土不服、条件艰苦等种种困难,用他们的高超医技,帮助一个个患者消除病痛折磨,挽回一个个危重病人的生命。
  支医的过程固然艰苦,充满了挑战,然而,支医的经历,却又让大家内心感到无比欣慰。大家通过汗水和行动,逐步收获了病人和家属的信任,再到后来,终于赢得患者和家属们的啧啧称赞。这样一种发自内心的信任和被信任医患关系,也让支医医生有种特别的感动。那种在落后医疗条件下成功挽救病人生命的喜悦和自豪、病人对医生的真诚理解,都成为一种激励,使他们更愿意专注于医生这个职业,也促使他们重新审视医生这份职业。
  授之鱼,不如授之渔。除了治病救人,支医医生还尽量留下技术。面对当地医生的虚心请教,苏州的支医医生也是有求必应,有求必解。因为他们也深深地明白,如果能将自己的技术留下,那么也会造福当地病人。作为援藏援陕医生,大家也深知,自己的言行举止,不仅代表着自己的医院,更代表着苏州所有医务人员的形象。可喜的是,这些支医医生,用他们的无私奉献和辛勤汗水,为苏州赢得了掌声。
  近年来,一个不容忽视的现实,那便是医疗纠纷不断,医患关系紧张,并成为一个突出的社会问题。如何构建和谐医患关系,也成为社会各界广泛关注和讨论的话题。造成当下医患关系紧张的原因有许多,医学与人文的矛盾冲突,无疑是其中一个重要原因。毕竟,医生面对的是有思想、有情感的生命个体,看病的过程也是思想交流、情感交流的过程。因此,如何加大医疗卫生行业的人文建设,在医疗过程中体现对生命的敬畏和对患者的爱,在细微之处体现关注和尊重,也显得尤为重要。继首部医学人文书籍《医之魂》成功出版,在时隔短短一年后,吴中人民医院便推出第二本医学人文书籍《支医日志》,无疑是探索化解医学与人文的冲突、促进医学与人文良性互动的一个有益尝试。
  一个人的故事讲完了,然而,对口医疗支援的计划仍将继续。需要更多后来者,从前人手中接过接力棒,通过自身努力,把更规范、更安全的医疗服务留给援建地区的人民,为当地医疗卫生建设贡献自己一份力量。
  《支医日记》,既是对医学人文的最好诠释,也是对后来者的有力鞭策。
  ■谷雨